2022年8月26日 星期五

與「內在小孩」相處的心理治療

「內在小孩」是種象徵、隱喻性的存有,是一種心理上、現象學上的存在,將其稱為內在自我。執業心理師高育仁認為「內在小孩」是心理治療的核心,若能讓「成人自我」如母親般無條件的照料與負責自己的內在小孩,可讓陷於谷底者擺脫陰霾。


高育仁表示,多數個案看起來像成人,就心理層面而言並非全然成熟。幾年前就已將「內在小孩」理論作為諮商技術之一進行,讓個案關心其內在小孩被否認、忽視、蔑視、遺棄或拒絕的各類情緒包袱。認為這類情緒積存了童年傷害、創傷、恐懼與憤怒,如能面對接受是有助於化解並恢復心理健康。

所謂的大人或成人會不知不覺持續或隱蔽地被潛意識的內在小孩所操控而進行各式型態的破壞性行為,如:內隱自傷、被動敵意、嚴重自我傷害、極端暴力,有時甚至出現惡行。一般而言,成年的破壞性行為隱含著浮躁、像幼童的衝動型過動或自我中心的亂發脾氣,也可能如嬰兒般的需求、依附與怕被遺棄或以不負責任態度悍拒成為「大人」。

內在小孩長久以來經常渴望的原始需求有「被愛、被接納、被保護、給與溫暖、被人了解」,人需意識清楚的接受自己的內在小孩,學著認真看待「他或她」,且清楚地與內心的小女、男生溝通:傾聽她或他的感受,此時此刻到底需要自己為她、他做些什麼,在內完全無條件的接受「內在小孩」所言所行所需,及接納過往苦痛與承擔基本責任,一如珍愛孕期中的小生命,陪伴成長,做自己「內在小孩」的好父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