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立秋─陰陽轉換 適攝滋陰潤肺食物 養胃生津、防秋燥

下周一(七日)立秋,為二十四節氣當中第十三個節氣。台北市中醫師公
會理事彭溫雅昨表示,立秋是指從這一天開始進入秋天,此時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最熱階段逐漸緩緩降下來。不過,雖然天氣漸涼,但是盛夏餘熱未消,此時稱為秋老虎,天氣變化無窮,養生保健注重「收養」。


彭醫師指出,曆書記載,「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穀熟也。」意思是說立秋時北斗指向西南,從這一天開始,氣溫由熱逐漸轉涼,暗指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意謂一期稻作收穫,種植二期稻作的農民也要趕著完成插秧,否則生長末期遇到低溫,將會影響稻穀飽滿度,進而減低收穫量。

俗話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意指立秋是涼爽季節開始之時,此時暑天悶熱天氣逐漸減少,人體不再有粘熱感覺,儘管天氣還處於炎熱之中,但素有秋老虎之稱的高溫天氣,卻不同於使人煩悶的暑熱。「秋」字是由禾與火所組成,立秋就是禾穀成熟之意,此時也是台灣颱風旺季,以及作物收成的季節。

立秋時,自然界剛好處於陰陽轉換、冷熱交替的時節,這時候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也對應陽消陰長的現象,因此立秋養生特別注重「收養」原則,情緒上建議不要傷春悲秋,否則秋季特有的肅殺之氣,容易讓人悲傷憂思,最好保持內心平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以容平為主,容平就是容納、盛平的意思。

起居調養早睡早起,早睡是為了順應陽氣收斂,早起是為了舒展胸中肺氣;飲食適合滋陰潤肺,可以多吃柔潤之品以便養胃生津、預防秋燥。

古代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就是指立秋時節暑氣漸消,秋風涼爽,常有茫茫霧氣更增秋寒之意,感受陰氣的秋蟬也開始鳴叫不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