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你有能力把過去的影響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並可以加以改善。
★沒有任何一個家庭是完美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瑕疵和殘缺,但這不意味著【你要抹殺溫暖和正能量的部分。】
★把如今的表現都追根溯源到原生家庭和父母,只能說明並沒有打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且把不如意都歸結到他人身上是我們選擇了“模仿”和“沿襲”,而不是選擇了“改變”和“創造”。
一提起心理學,十有八九會有人說,我瞭解一點。而這點瞭解往往指向過去的生活,尤其是我們的原生家庭和親子關係。他們還會說,我知道的,原生家庭對我們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會持續一生。
我現在性格很孤僻,是小時候父母對我很嚴厲,不准許我出去玩,所以我跟同伴接觸少,養成了這樣的性格。
“我父母感情不好,經常吵架,讓我很害怕婚姻,我現在恐婚其實就是因為父母沒給我樹立好良好的榜樣。”
“我一直想出國留學,但父母沒辦法在經濟上支援我,他們覺得在國內就業就挺好的,所以我現在只能做我不喜歡的工作,按部就班的每天朝九晚五。”
簡而言之,他們的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而這一切往往都是自己不想要的、不滿意的、負性的。
我在前幾天推送的《有一種人,叫“職業差評師”》裏講到,那些習慣批評和指責的人或許模仿和沿襲了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很多人表示認同。這話也的確不假,但我想表達的重點是“模仿”和“沿襲”,而不是強調父母的對待方式。
★★★這就是說,是我們選擇了“模仿”和“沿襲”,而不是選擇了“改變”和“創造”,這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跟父母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說時光倒轉,你未滿十八歲,很多東西是你無力擺脫和改變的,我可以理解。但現在,你已經是個成年人,出入各種場所都不需要父母陪同,衣食住行都是自己打點,卻依然還要把父母的影響和塑造掛在嘴邊,這完全就是一種不想承擔自我成長、拒絕長大的表現。
★把你如今的表現都追根溯源到原生家庭和父母,只能說明你並沒有打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且把不如意都歸結到他人身上,你犯的錯、糟糕的經歷都還在找父母做“替罪羊”。
他們真的就該背這個鍋嗎?即便你的確受到了一些負性的影響,它們就真的無法擺脫嗎?
我從不否認過去經歷對我們的影響,尤其是創傷性事件,以及至親帶來的傷害。
★在我們還沒發展出獨立人格的孩童時期,我們的確可能不加分辨的吸收著這樣的影響,因為還還不具備判斷、分析的能力。父母要我們做的事,我們不能違背,不合理的要求我們無法反抗,每天生活在一起,他們舉手投足都對我們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就這樣的解析繼續講下去,人生就真的太簡單了,既然你認為這些影響都無法改變,往後的人生便不再需要任何努力和付出了.因為按照這種說法,人生模型都已刻畫好,無論你怎麼做,都逃不出某一種設定。
★每個人都有滔滔不絕的故事可講,就是你的人生如何“被決定”。看似原生家庭和父母“禍害”了你,其實換個角度想,他們其實“拯救”了你。通過這種解析方式,你會發現,原來一切都可以歸咎到過去,你的落魄和失敗都源于父母和家庭,你是受害者。
★你再也不必背負對自我的否定和責備,再也無需在犯錯之後聲淚俱下的致歉,你只需振振有詞的說一句,這都怪我的父母。他們的“不合適對待”把你從對自己負責的壓力下“拯救”了出來,讓你就此落得了輕鬆自在。沒什麼可憐的,如果說可憐,那也只屬於過去。
★沒什麼不能改變的,如果說不能改變,那也只是因為他們不想改變。
瞭解原生家庭的意義不只是讓你知曉過去對現在的影響,這僅僅是第一步而已。最終目的是在明白問題所在之後去修通、去解決,從而能真正接納、改變自己。 如果你想逐漸脫落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三個方法可以嘗試。
▲1.跟父母直接溝通.
這是最好的方式,也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姿態。很多時候我們不能修通自己,是因為情緒受阻,而表達就是一種情緒的釋放。
你可以把沉積在心裏多年的感受告訴父母,也可以講一講哪些事情讓你記憶至今,他們可能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這個方法我在諮詢室裏教給來訪者,他們嘗試後回饋最多的是:
將那些傷心、不快和難過釋放出去之後感覺好了很多,與此同時,他們的父母也敞開了心扉。通過溝通,你可能會看到你原本沒曾瞭解的事實;原來父母也有愧疚和自責積攢在心頭。這是一次你們放下嫌隙真實面對彼此的機會。
所以,如果你願意去改變自己,跟父母溝通是繞不開的一步。我承認,並非所有的溝通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也的確有些父母自我覺察的能力差了一些,當溝通未果的時候,你依然還有別的途徑解決問題。
▲2.有的放矢,聚焦當下,不癡纏過去.
★當我們抱怨過去如何影響了我們自己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你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即時性的問題。
比如,當你思考跟戀人的關係是因為一次爭吵,回顧工作方法是否得當源于近期工作業績不佳。 聚焦於解決眼下暴露的問題,更具有現實意義。
舉個例子,雖然你潛意識裏學習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相處方式,也是如此跟你的另一半互動,那麼你要做的是總結出這種相處方式中可能造成問題和隱患的部分,加以調整。
★如果你之前學到的是打壓和貶損,現在應該避免給對方負性評價,多用鼓勵和讚揚的溝通方式。
★聚焦於當下問題解決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修通過去,它同時也說明你有能力把過去的影響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並可以加以改善。所以,下次遇到可能被原生家庭影響的問題時,你更有正念去觀照當下,而不是把精力全部投放在過去。
▲3.重構你過去的故事.
有一種後現代心理治療的方法叫“敍事療法”,它可以用於生活中的自我治療。 敍事,簡單地說就是如何說出你的故事。
★當我們總是在講悲傷的故事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和態度都會被悲傷渲染,而這個悲傷的故事並不是你生活的真相。
★我們在講述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會主觀的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時會在潛意識裏扭曲一些事實。
★當你總是念叨過去不夠完滿,家庭不夠幸福,父母不夠慈愛的時候,你給自己書寫的就是一個負面的故事,這個故事裏絲毫沒有提及你從中汲取的養分和積極的成長。
★沒有任何一個家庭是完美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瑕疵和殘缺,但這不意味著你要抹殺溫暖和正能量的部分。當我們習慣於不停復述那些傷害和齟齬的時候,我們也在不斷自我灌輸著“我的家庭很糟糕、我的父母很差勁、我的過去很失敗”這樣的印象。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漸漸遺忘那些本來美好的部分,你的成長故事從此也只剩“悲傷”的烙印。
★下一次,再觸及這個問題,你可以嘗試更全面的去重構你的過去。你也可以試試問問自己,真的沒有一點正面的東西存在嗎?還是你選擇了用消極壓抑積極的存在?
即便你在回顧過去的時候真的講不出一點正面和值得肯定的部分,你還可以思考一個問題:
★這麼艱難的過去,看起來滿滿的都是悲傷和不如意,你是怎麼成長過來的呢?
這個問題能讓你看清自己,能讓你意識到生命中曾經活動過的、積極的東西。
★因為在糟糕的成長環境中你依然能長大走到現在,你的身上一定存在著內在能量,或者在其他層面具備解決問題的資源。
其實每個人都有著與生俱來的雙重故事,一個是問題故事,一個是解決的故事,而重新解構和講述你的故事。就是讓你能夠看到另外一個層面,發現你未曾察覺的主觀真相。
所以,嘗試把故事的主題換成你曾經的努力,或者是你內在的知識和力量上,能幫你自我引導走出困境。
作者 | 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8年心理諮詢經驗,微信公眾號“我們心裏都有病”(ID:staynormal),圖書作品《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正在熱賣。
原標題《他們不是“禍害”你,而是“拯救”了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