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的正向意圖。無論你是通過不去感覺獲得了什麼,你必須改變對(如何)獲得這個東西的觀點才能允許自己重新意識到自己的感覺。
★你的感覺不僅是你與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關鍵,更是你生活的導航系統。練習回歸你的身體。有時候如果我們不會感覺,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的處於身體之內。
★我們對他人的情緒需求完全沒耐心,我們把情緒和感覺視為軟弱,我們管那些流露情緒的人叫太敏感,結果,我們成人之間的關係在情緒上是不健康的。
我們目前處在情緒的黑暗時代。我們都有情緒,但是我們並不瞭解它們。這會帶來問題,因為我們生命體驗的核心不是頭腦,也不是身體,而是情緒和感覺。
★當我們剛進入這一世的時候,我們完全通過感知來體驗這個世界。我們“感覺”世界在先,“看見”世界在後。
★感覺和情緒不單是你在地球生活的核心,也是你人際關係的核心。這樣一說,你就很明顯知道為什麼我們跟自己的情緒關係不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
我們跟自己的情緒以及別人情緒的關係始於我們的童年。當今世界,大多數家長都完全忽略(小孩的)情緒的世界。他們遵循典型的育兒方法,著重於如何糾正錯誤的行為,而忽略了造成這種錯誤行為背後隱藏的情緒原因。
雖然我們已經進步了很多,但是家長的目標仍然是培養一個聽話和守規矩的小孩,而不是培養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家長的目標就是培養一個“好孩子”。我們的司法系統恰好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來對待錯誤行為。
★我們關心糾正錯誤行為和造就一個好公民而不關心造成錯誤行為的情感動機。好的教養需要包含情緒,好的關係也需要包含情緒。
當今的大多數家長都犯三個重大的錯誤,極有可能你也是在這些錯誤中長大的。
1.他們不允許孩子有情緒。
2.他們不理睬孩子的情緒
3.他們對孩子的情緒沒有引導。
不允許孩子有情緒的家長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很挑剔,他們批評和懲罰(負面)情緒的表達。不理睬孩子情緒的家長不認為孩子的情緒是重要的,忽略小孩的情緒,或者更糟,平凡化孩子的情緒。
★對孩子的情緒不引導的家長,或許能體會孩子的情緒,但不會限制其行為或者幫助孩子理解和處理他們的情緒。
忽視情緒和不允許有情緒帶來的最具破壞性的影響如下:
★★★當一個家長不允許孩子有情緒或者忽略它的時候,孩子開始接受家長對事件的估計,並學會懷疑自己的判斷。而結果是,孩子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當情緒功能失調主導了父(母)子(女)關係的時候,小孩學習到,他們沒有權利去感覺他們所感覺到的;他們學習到,感覺到他們所感覺到的是錯誤的。
★★★更關鍵的是,他們覺得如果感覺到他們所感覺到的是錯誤的,而他們仍然這樣感覺,那一定是他們自己出了問題。
★★★因為我們的家長就是這麼教我們處理情緒的(否認,忽視),成人之後我們也繼續這樣對待自己的和別人的感覺。
★★★我們的友情和浪漫關係是痛苦的,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在情緒層面上體會別人。
★★★我們不能發展出真正的親密關係,我們忽略彼此的情緒,我們不允許彼此的感覺。
我們告訴別人應該或者不該怎樣感受。
★★★我們對他人的情緒需求完全沒耐心,我們把情緒和感覺視為軟弱,我們管那些流露情緒的人叫太敏感,結果,我們成人之間的關係在情緒上是不健康的。
我們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在生命的過程中學習到有感覺是不好的,於是我們採取一種特定的方法來處理情緒,而長遠來說,這種方法是最會引發功能失調或者最具破壞性的—我們學會了如何“關掉”情緒,與它斷開,否認它,摒棄它,壓抑它或者把它從我們的意識中驅逐出去。
換句話說,我們不再去感受。就好像感受作為一個 整體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它被委派到了潛意識裏。說的輕點,這就好像是永久的麻木和/或者壓抑,說的嚴重點,這是(自我的)分裂。
★你的感覺不僅是你與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關鍵,更是你生活的導航系統。所以學會如何感受的重要性堪比在茫茫大海中學會使用指南針。
★你越會感受,你跟生命的連接就越深;你越會感受,就越看得清楚;你越會感受,你療癒的速度就越快;你越會感受,就越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越會感受,你內在的導航系統就越靈敏,你就越容易(與無條件的愛/源頭/神。。。)對齊,也就越容易經歷反射這種對齊的生活。
下面是幾個如何開始感受的訣竅:
★承認自己的位置。你必須先知道你並不真正瞭解自己的感受,才能刻意將意識轉向感受並重新開始感受。
回想一下你從童年到現在的生活,你環境中的什麼東西讓你相信了情緒是危險的?你在適應什麼樣的經歷?
我來給你提示…對情緒的缺乏意識和連接往往跟小孩中間我們稱之為“避免依戀”的模式有關,而這種模式成年後就發展為“忽略依戀”的模式。
這種情況的發展是由於小孩沒有持續可靠的來自看護者的情感支持,於是他(她)通過強調自身的自給自足來調試而導致的。
小孩有“避免依戀”的模式不一定意味著家長是粗心大意的,而它真正意味著父母,或者其他重要的監護者顯示出“忽略依戀”的模式。
這樣他們教會小孩,他們(指父母)是不可靠的,特別是在情緒上,所以依靠他們或者依賴與他們的連接和親密關係在情緒上是危險的。
作為回應,小孩可能會在童年或者剛步入成年的時期疏遠這位家長,對他們之間的關係採取一種 忽略的姿態,並且讓自己相信“我一切都好,我不需要其他人,他們對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我靠自己就挺好”。
★★★練習回歸你的身體。有時候如果我們不會感覺,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的處於身體之內。
★★★我們的意識在試圖避免處於身體之內。作為成人,我們被訓練成在我們的身體之外生活,注意力總是在外面。
★★★而且,如果我們曾經在身體裏的時候感到不安全,那麼在身體之外生活的動機就越來越強。
★★★我們需要慢下來,有意識地想像(即把意識叫回來)我們的意識正在下沉並墜落回我們的身體之內。
想的時候你可以按摩或者抓著你的腳踝和腳,這樣做可以將你根植回到物理維度。躺在溫水中也可以協助這個過程。
另一個好方法是吸一口氣並在呼氣的同時想像你在反向吸氣。你很容易覺得自己有東西壞掉了或者感覺被埋得太深了,你沒辦法接近它,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在所有的狀況中,你的情緒總是給你關於你自己和你內在真相的最精確的回饋,無論你允不允許自己意識到這些感覺。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僅僅是用頭腦或者行動快速地繞過我們的感受,以致於我們沒有駐留足夠長的時間去意識到我們是如何感受的。這個習慣一定要破除。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一個小筆記本並整天帶著它。
設置一個在一天裏隨機響鈴的鬧鐘,每當它響鈴的時候,閉上眼睛掃描 一下你身體的內部。
你要假裝自己的皮膚將你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隔離。而這個練習的目的在於“登記”你的內在世界,並在日記中寫下每次鬧鐘響起時你注意到 的感覺。
這些感覺可能帶有類似情緒的標籤,比如羞愧或者愉悅。如果你搞不清各種情緒,列印一張紙,列出各種情緒並試著選出最能代表你此時內部狀態的情緒。或者這些感覺也可以是純粹的(身體)感覺,例如緊繃、腫脹或者刺刺的。
當你習慣了在日記本裏簡單地記錄你的情緒的時候,想一下你認為是什麼在激起你正在體驗的感覺。
例如,如果你感到羞愧,你可能會發覺這種羞愧感從你老闆在公司會議上讓你難堪的時候就開始了。利用特別強烈的感覺來重新發覺感覺。
把身體中出於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而升起的感覺作為鬧鐘。每當你感覺到強烈的身體感受那是你內部的鬧鐘響起,它在說“這裏有重要的事,請注意我”。
★★★所以,把你的注意力轉向內在,和你的情緒在一起,給它你不可分割的注意力和無條件的臨在。不要試圖繞過、忽略、修理或者治癒情緒,全然地擁抱你的感覺和情緒,不論它們是多麼的痛苦。
和感覺與情緒在一起而不是試圖改變它們。傾聽它們有什麼想讓你知道的內容。觀察這些知覺、感覺和情緒在你身體中的情形。
隨著你把注意力放在它們身上,它們會變得更強。
★★★持續地呼吸,不要停頓。用你的鼻子吸氣和呼氣。注意你此時的感覺。你唯一的目的就是和你的感覺在一起,也就是跟此時此刻你所是的全然在一起。
要瞭解更多如何進行這個過程的指導,請觀看我在YouTube上的視頻“怎樣療癒情緒體”。
特意去為自己創造能感覺的經歷(既包括細微的也包括不那麼細微的感覺,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負面的感覺),借此來注意到你對你內部世界所發生的(情況)的感覺反應。
這個練習的唯一目的就是覺察你對某個經歷是怎樣感覺的。
舉一些能(引起)感覺的經歷的例子:
在遊樂園裏騎車,看可以引起你不同感覺的不同主題的電影,和不同文化和社交團體的人一起玩,爬山,用柔軟的東西擦拭皮膚,吵架或者參與其他讓你情緒緊繃的狀況,
在大海裏游泳,堵車,刻意讓自己試著或允許自己去感覺別人的痛,探訪流浪漢之家或者動物收容所之類的。
看看你是否不僅能注意到極端經歷下的感覺,也能感覺到細微的不強烈的經歷的感覺。
觀察情緒怎樣對思想做出反應。
故意想一個恐怖的想法,觀察你對那個想法的感覺反應。
再故意想一個美好的想法,觀察你對這個想法的感覺反應,就好像你剛才親眼看到好事發生一樣。
★★★多嘗試一些不同的想法,既包括想到圖像,例如珊瑚礁的圖像,也包括想到文字,例如我是個失敗者,並觀察你內部感覺的反應是怎樣變化和轉換的。
處理你害怕會發生的事,如果你的確這樣感覺的話。
★發掘在你壓抑、否認、拒絕或者不能感受你的情緒背後隱藏的正向意圖。
★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因為我們在潛意識中認為它以某種方式對我們有利。但是這個正向的意圖被埋的很深,以致於我們意識不到它。
★★★我們的療癒取決於我們能否足夠勇敢地去打開自己並誠實面對那些埋藏的正向意圖。
問問自己,如果我去感受,會發生什麼壞事?
答案可能是,我會失去控制。然後問問自己,我有什麼樣的正向意圖隱藏在不去感覺的背後?
(即不去感覺怎樣對我有利?)答案可能是,我能控制(局面)。
★你通過不去感覺而試圖逃避一些東西,你必須與它和解或者釋放對它的抵抗才能重新去感覺。而且,無論你是通過不去感覺獲得了什麼,你必須改變對(如何)獲得這個東西的觀點才能允許自己重新意識到自己的感覺。
★★★舉例來說,如果隱藏在不去感覺背後的正向意圖是“保持控制”,你必須釋放對失去控制的抵抗和/或者明白感受情緒情緒並不意味著你會失去控制和/或者放下對控制的需求才能重新開始感覺。
★★★通過發掘隱藏在我們與之爭鬥的事情背後的正向意圖,我們能夠發現不同的、健康的方式來滿足我們的需求,於是我們便不再需要保留負面的狀況來滿足那些需求。
★★★允許自己表達那些你意識到自己感受到的情緒。這最終會包括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與他人談論你的情緒。自願地去感覺和經歷你之內的絕望。絕望是希望的完全的缺失或不存在。
★它是徹底的無力感。面對它。“掩護情緒”是一種為了防止你進入更低的震動而存在的情緒。 例如說,憤怒是恐懼的一種掩護情緒。掩護情緒就像湖面上的冰層一樣防止你掉進下面的深水中。麻木或者缺乏感覺事實上是一種對絕望的掩護情緒。對承認、感受和經歷絕望的願望和選擇使得它這樣被經歷,因此麻木不再有存在的意義。
★★★任何時候,一旦絕望在你之內升起,請把它當做你由分離狀態通向自由的大門,以及你通向感覺的大門。
★★★卸下防禦。那些很難去感受的人實際上是以一種非常潛意識的方法利用頭腦的技巧來將自己從體驗和全然感覺中撤離出來。
★★★舉例來說,他們可能立即在精神上繞過或者使事件最小化或者找到另一個焦點或者從事成癮的行為來使得他們的頭腦不去想這件事。
他們利用認知能力和對潛在情緒煩惱的強烈預感來阻止重大情緒的前行。
★★★非常擅長非個人化或者非情緒化他們經歷的人會認出情緒即將產生,他們甚至比大多數人更能意識到身體上的變化,包括肢體語言,皮膚溫度,出汗和興奮等等。
★★★但是他們會非常快速地逃避這些經歷的衝擊,緊接著用頭腦去理性看待這個經歷,這會立刻切斷情緒的電源!
★★★如果你想重新覺,你要意識到你有這種用來知道什麼時候情緒即將發生的第六感,並意識到你是怎麼利用頭腦搶先在情緒實現之前關閉它們的。
想像這些被設計來像門衛一樣防止你進入強烈情緒的行為和思想,一旦你能熟練地抓住自己正在這種防禦機制當中,就通過不採取那些想法和行為來選擇卸下防禦,讓自己充分感覺你過去試圖阻止的情緒帶來的打擊。
★★★感覺是活著的標誌。沒有感覺的生命不叫命。
所以請允許生命感覺的體驗流經你,如果這樣做讓你害怕,讓害怕的感覺充分的流經你,過不了多久,你就會感覺到自己又活過來了。
小免空間 http://goo.gl/6lFXd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