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把脈具主觀性 前後診斷可能有差異

把脈屬於中醫四診之一,可以初步得知身體狀態。開業中醫師羅明宇昨日表示,中醫把脈具有主觀性、模糊性,並且受情緒、環境等因素影響,因此,就算同一位醫生為同一位患者把脈,仍可能發生前後診斷不一致,很可能有差異情形。

羅醫師指出,人的感覺屬於無形的概念,因此,症狀軟指標資訊難以準確度量,測量可重複性也比較差,同時測量值受研究樣本、外在環境的影響比較大,這是導致同一醫生前後診斷出現些微落差的主要原因。至目前為止,中醫仍舊依照感覺器官診斷,通過望、聞、問、切來獲取病患的臨床資訊,由於資訊收集過程當中帶有很重的主觀性,以致於真實性、可靠性受到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現代醫學科技發達,但是中醫脈診仍無法用儀器代替。羅醫師指出,長期以來,醫界希望研製出脈象分析儀器,期盼這種儀器能模擬中醫手指切脈來檢測人體撓動脈寸、關、尺等脈象資訊,促使脈象不只停留在使用語言來進行描述,而是能使用波形、量化等指標進行客觀描述、分析、判別。

實驗發現,現有儀器還遠遠達不到中醫的要求,主要原因在於儀器設計、脈象資訊分析等關鍵技術未能突破。診脈時常根據具體情況定位布指,依照實際需求不斷調節指力。此外,整個診察過程中,中醫辨證、取脈經常結合進行,現有儀器採集手段仍不能達到這種自我調整要求。

另一方面,其實脈象形成極為複雜,脈象與血管結構、血管硬度、血管彈性、血管外肌肉、皮膚組織、血流量、血液粘稠度、血液循環系統等諸多因素都有很大的關聯性。

因此,倘若儀器僅僅採集壓力脈搏資訊,顯然是遠遠不足夠,因為還達不到脈象所需客觀、定量分析等要求,以致發展至今尚未有一種儀器得到廣泛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