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奧修 OSHO 大師】 【人為什麼不停的輪迴? 】

[ 一個新門徒問:是什麼讓我不停的輪迴?是什麼讓我回到這一世? ]

奧修 OSHO :

那些都是同一件事——原因是一樣的:是慾望。佛陀稱之為“ Tanha” ,它是根本原因。因為我們欲求,因為我們對自己不滿足。

當你欲求,你創造出未來,未來意味著另一世。當你停止欲求,未來就被放下了,當未來被放下了,另一世也就不可能了。

佛陀談過“四聖諦”。第一諦他稱為“ Dukkha 苦”,受苦。每個人都在受苦,每個人都活在痛苦之中。第二諦他成為“ Samudaya 集”。

受苦的原因是慾望:人們之所以受苦,是因為他們欲求。當你欲求,有兩種可能性:慾望要么得到實現,要么沒有。

如果慾望得到實現了,你還是會痛苦,因為慾望雖被滿足了,但你仍然不滿足。你還沒有 100 萬美金,總有一天你會得到的,但等你得到了 100 萬美金,你突然發現那並不管用。頭腦說,“賺 200 萬美金。”

所以你的慾望成敗與否,你最後都會失敗。當一個慾望落空了,它會留下很多慾望。一個慾望死了,它會留下百子千孫。一個慾望生出無數個慾望,它繼續這般。

你一輩子都在欲求,不停的慾求,永遠感覺不到滿足。滿足從來不是來自慾望;滿足是散發自無欲頭腦的芬芳。

當你感到滿足了,你就不會再次投胎,因為已經沒必要了:你不再有任何渴望。

於是你感到滿足,你結束了。於是你在這顆星球上的訓練結束了,於是你在這副身體裡的訓練完成了,你不再需要另一副身體。

就像你通過了大學考試,最終的考試。你回到了家,你不會不停的回來,但是如果你不停的墜落,你就必須返回。墜落意味著有些東西仍然懸而未決,你必須結束它。

沒人被允許離開生命,除非他完成了所有功課,除非你完成了你的功課,否則存在不會放你出去。那是生命的整個目的。

所以佛陀稱四聖諦中的第一諦為“ dukkha 苦”,第二諦為“ samudaya 集”(受苦的原因),第三諦為“ nirodha 滅”。滅除受苦的原因是可能的, nirodha 意味著滅除原因。

如果原因被滅除了,痛苦就會消失。如果慾望被滅除了……如何滅除慾望?你必須看到它的徒勞、枉然,沒有其他滅除它的方法。

你必須看到它的徒勞無功,它完全是徒勞的。沒有慾望能被滿足,它的天性不是被滿足,慾望的本質是不滿足。看清這一點,慾望瓦解了。第四諦佛陀稱之為“ megha 道”:如何看,如何看清慾望。

所以他設計了“八正道”來看清慾望,從八個不同的有力視角,這樣你便能看清它的全部。

當你從四面八方看清它,你就會明白,慾望是無法實現的,永遠不會實現,當你全然的看清慾望,你發現沒辦法通過慾望得到任何滿足,當這份領悟深入你心,慾望消失了。

於是無欲無求的境界出現了。在無欲無求中你不會回頭。你成了“ anagamin” 不還者。

但需要領悟的基本點是:你無法追求無欲無求,記住這一點,否則你還會掉進陷進裡。所以你不應該問“如何不欲求,如何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

你還沒有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它不是結果,它不是目標。你必須看清慾望,了解它,觀察它,分析它,覺知它。

你對慾望了解的越多,你對它就看的越深,你就越能穿透慾望,慾望在你面前就越透明——你慾望越來越少。有一天當你看清慾望的整個遊戲,突然它蒸發了。當它蒸發了,無欲無求的境界出現了。

它不是目標,它不反對慾望,它是慾望的不在,而不是反對慾望。在這上面很多人走錯了:世上無數人,自古以來,在這點上出了錯。

他們也覺得慾望招致痛苦。他們也看到像佛陀這樣的人沒有痛苦,只有極樂,所以他們頭腦中浮出出一個極大的慾望——達成佛境,無欲無求的境界。

他們在這裡出了錯,他們又入世,他們繼續輪迴。

這是最精微的一點,你需要了解:慾望無法通過欲求被放下。這樣嘗試很荒謬,因為你又在餵養另一個慾望了。所以這個慾望可能被放下了,但另一個慾望又在你內在升起了。

問題不在於這個或那個慾望。無欲無求並不反對慾望,它是慾望的不在。這種不在如何出現?你看清慾望,它就出現了。

你看到它是一堵牆,試圖穿牆而過會讓你遍體鱗傷,僅此而已。所以你不穿牆而過,你找門。你不問如何穿牆而過,因為它會讓你遍體鱗傷。

慾望是一堵牆:沒人能穿牆而過。它招致痛苦:那讓你不停的輪迴。所以一旦慾望被赤裸裸的看清了,輪迴就消失了,當輪迴消失了,你就是生命本身,無拘無束、無窮無盡。


譯自: OSHO The Open Door   來源:奧修每日分享公眾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